84岁的陈立泉被称为“中国锂电池之父”,但他总是说:“这个称谓的分量太重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已经从事锂电池研究48年,开创了我国固态离子学研究新的学科领域,半个世纪来荣誉等身: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国际电池材料协会终身成就奖……他也被认为是我国锂电池方向的奠基者、开拓者和引领者。
不久前,陈立泉带领团队又获得一个奖项——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对他来说,相比于成果本身,这些荣誉已没有那么重要。年过八旬,陈立泉白发苍颜,但他壮志依旧,希望心中的“电动中国梦”早日实现。
1976年,陈立泉受中国科学院派遣赴德国马普协会交流,从事晶体生长研究。
在德国,陈立泉了解到超离子导体可以作为全固态锂电池的电解质,而全固态锂电池有可能替代铅酸电池作为新动力驱动汽车。36岁的陈立泉毅然决然地申请“转行”,开始了固体离子学研究历程。
两年后,陈立泉回国,相继在物理所创立了国内第一个固态离子学实验室,组织召开了中国第一届固体离子学讨论会、成立了中国固态离子学学会,并培养了黄学杰、李泓、曾毓群等在我国锂电池行业担当中流砥柱的科学家与企业家。
1990年,日本索尼公司宣布液态锂离子电池开始商业化。
“我国要想尽快赶超日本,实现中国锂电突围,需要采取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分步走策略。”无数个深夜的思索徘徊,陈立泉最终决定:一方面,先从相对简单的电池综合性能稍低的液态锂离子电池技术方向突围,实现从跟跑到领跑;另一方面,坚持最终实现全固态的研发策略,使中国锂电池产业转型时,在国际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雄伟的理想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工厂像是一间“手工作坊”,房间内墙面斑驳、门窗破旧,光线昏暗,每走一步,地板就翘起来。陈立泉和团队几位成员下厂当工人,摸清了生产的每个环节。
陈立泉带领团队在这里建立了圆柱电池实验线,生产出我国的第一颗圆柱锂离子电池。1996年该型号锂离子电池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专家鉴定,电池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颗小小的电池,拉开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序幕。
产业要想发展,是离不开企业的。几经周折,在物理所和中国科学院领导的牵线搭桥下,陈立泉和学生黄学杰找到了投资方,于1997年建成了一条年产20万只18650型锂离子电池的中试生产线,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产品性能和成品率都处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陈立泉回忆,这是一条“三个为主”的生产线——以我国自己的技术为主、以自己的设备为主和以自己的原材料为主。
“现在看来,它的生产能力微不足道,但当时却是中国锂电池产业化跨时代的见证。”他说。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陈立泉始终坚持基础研究,实现原材料创新突破。他深知,这是中国锂电突围的“底牌”“王牌”。
专利是产业发展的“保护器”。1997年陈立泉和学生李泓等人,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纳米硅作为锂离子电池核心负极材料并申请该领域的首个专利,形成了我国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保护群。
中国锂电行业究竟如何从跟跑到并跑,如何实现突围、领跑全球?
“必须凝聚社会力量发展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一盘棋。”陈立泉说。
陈立泉受邀筹划并推动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前身ATL的创办,推动全中资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的成立和发展。
2009年,面对日韩企业的压倒性领先优势,陈立泉与CATL时任董事长张毓婕击掌为誓:“中国锂电突围从CATL开始”,陈立泉作为CATL技术发展“总舵主”——公司学术委员会主任,选择合适技术路线,推动公司与研究院所以及大专院校的合作,培养和输送技术人才。
如今,以CATL为龙头,一批企业联合发力,我国在动力、储能锂电池市场占有率均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实现弯道超车,必须发展固态锂电池。”陈立泉说。历时38年,陈立泉和李泓等人终于在2016年创新性提出了“原位固态化”技术路线,在国际上率先解决了固相界面的世界难题,开发了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固态电池技术专利群,形成了固态电池整体解决方案,成立了生产固态电池的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陈立泉近半个世纪前的梦想,在今天逐步实现。
鉴于我国富煤、少气、缺油的能源结构特点,陈立泉策划推动“电动中国”战略,而锂电池是驱动“电动中国”从梦想变成现实的关键之一。
他希望,未来地上的汽车、高铁,天上的飞机,海上的船舶都能够电动化,“这是创新性很强的研究,就像中国锂电池是由跟跑到领跑,最终我们希望固体锂电池也能全面领跑世界,为实现‘电动中国’的梦想奠定基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世界排名买球平台
专家访谈 专家观点林伯强:新能源电力全面入市,配套得跟上
专家观点2025-02-13
盐穴储气变身“超级充电宝”——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
专家访谈2025-02-11
张林山:从电力消费结构看产业升级
专家观点2025-02-11
刘育权:以AI赋能数字电网发展
专家观点2025-02-10
黄晓霓:聚力科技创新巩固新能源优势
专家观点2025-01-23
时璟丽:市场化机制建设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专家观点2025-01-17
电网
更多 >国家电网与国家电投集团举行会谈
焦点新闻2025-02-24
南方电网公司不再设监事会、监事
焦点新闻2025-02-24
深圳供电局全力为首个跨境马拉松测试赛“充电”
地方报道2025-02-21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吹响春检冲锋号 电网补强保供电
安全生产2025-02-21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先行探索创新构建数据产品质量评价标准及技术体系
综合新闻2025-02-21
发电
更多 >华电吉林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举行工作会谈
各地报道2025-02-24
黄河公司召开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扩大)会议暨安全质量环保工作会
各地报道2025-02-24
华能澜沧江公司总经理李健平拜会大理州州长陈真永并主持召开大理新能源项目推进会
各地报道2025-02-24
大唐江苏公司纪委荣获江苏省电力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一等成果”
企业风采2025-02-24
国家电投广西公司党委召开2024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暨安全生产专题民主生活会
党建文化2025-02-24
光伏
更多 >库布其沙漠基地鄂尔多斯新能源项目120万千瓦风电项目(二期暖水60万千瓦风电项目)复工!
项目动态2025-02-24
自家光伏发电能否接入电网? 云南可以线上查
国内新闻2025-02-24
青海电网建设工程陆续开复工
国内新闻2025-02-21
新疆阿拉尔3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加速推进
项目动态2025-02-21
国家能源集团敦煌“光热+”一体化项目节后全面复工复产
光热发电2025-02-21
风电
更多 >风电制造端盈利水平有望好转
行业要闻2025-02-24
新疆党政领导密切关注金风科技在塔城发展成果
国内新闻2025-02-24
大唐集团原副总经理彭勇任湖北省委常委、秘书长
国内新闻2025-02-24
国家电投集团拜会国家能源局
国内新闻2025-02-21
行业指南!龙源电力风机混塔技术专著正式出版
国内新闻2025-02-21
正规买球网
更多 >全球首艘具有碳捕集功能的“海上工厂”完成命名
动态2025-02-24
中国建材“碳”索创新路,共筑蓝天梦
风采2025-02-24
宁夏打造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样板”
动态2025-02-24
“服务+制造”赛道助传统企业能源转型
动态2025-02-21
奔赴碳达峰,西咸新区绿色发展 “成绩单”亮眼
风采2025-02-20
农电
更多 >筑牢用电安全防线 守护草原万家灯火
安全生产2025-02-24
国网宁远县供电公司召开二届五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
综合新闻2025-02-21
国网康乐县供电公司进医院开展安全用电专项排查
综合新闻2025-02-21
贵州望谟供电局供电暖春行动 情满布依商街
营销服务2025-02-21
国网铁岭供电公司“一站式”惠民服务赢赞誉
营销服务2025-02-21
节能环保
更多 >中国绿发创新置顶 加快塑造新动能
综合新闻2025-02-24
3分钟告诉你,南方为什么一定要装热立方地暖机
产经信息2025-02-21
变频器是什么?揭秘高效节能的核心利器
企业报道2025-02-21
热立方地暖机好不好用?看完这些数据就知道
产经信息2025-02-21
大唐湘潭发电公司“节”尽所能 助力降耗增效
综合新闻2025-02-20
资料
更多 >2023年度全国电力可靠性指标
咨询报告2024-07-01
电力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面临的问题与破解路径
行业分析2025-02-12
我国风电产业链解析
行业分析2025-02-05
2025年,绿氢有戏吗?
行业分析2025-02-05
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咨询报告2025-02-05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全面剖析与前景展望
咨询报告2025-01-15